朋友是个收山货的,在我家住了3天,竟悄悄的把女儿搞怀孕了
刘玉萍家附近有一位远房朋友,他是个山货收购商。这位朋友远道而来,在刘玉萍家住了三天,之后就离开了。过了两个多月,刘玉萍的母亲发现她的女儿身体变得异常,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位朋友欺负了她。然而,刘玉萍并没有理解母亲的话,只是呵呵傻笑着看着母亲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位朋友来刘玉萍家是为了收购附近的山货。他在刘玉萍家住了三天,收购了一些山货后就离开了。两个多月后,刘玉萍的母亲发现刘玉萍吃饭后会呕吐,肚子也有些鼓胀,她问刘玉萍:“你父亲的朋友有没有对你做过什么?他是不是欺负了你?”刘玉萍看着母亲,只是呆滞地问母亲:“什么是欺负?”母亲意识到刘玉萍无法理解,只能无奈地和刘玉萍的父亲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。父亲说:“我们能怎么办呢?女儿还没有嫁人,如果这事传出去,谁还会要她?我们去卫生院把孩子拿掉吧。”
母亲带着刘玉萍来到了乡卫生院,医生在完成检查后告诉母亲:“你女儿的身体状况太虚弱了,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意外发生,为了安全起见,你们最好去县里的医院。”县城距离他们有百十里远,母亲从未去过县城,对医院的位置一无所知,而且她也不认识字,不敢带着刘玉萍去县城。回到家后,母亲对父亲说:“你带着女儿去县城吧。”父亲觉得正好是秋收季节,不想耽误地里的农活,于是说:“等地里的活忙完再说吧。”刘玉萍家的邻居有个二十多岁打算在忙完秋收后结婚的儿子,他雇来了一个木匠打家具,这个年轻人叫宋于海,来自十里外的宋家庄。宋于海的父亲在世时也是个木匠,但不幸的是三年前去世了。宋于海与母亲相依为命,他们以前过得不错,但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钱,还欠下了一些债务。刘玉萍的父亲去邻居家借手推车时,碰到了正在打家具的宋于海,两个人聊了几句,宋于海坦诚地向刘玉萍的父亲透露了自己的情况。得知宋于海还没有成家,刘玉萍的父亲问他:“我可以介绍个女孩给你,你看怎么样?”
宋于海以为刘玉萍的父亲只是开玩笑,笑了笑但没有回答。刘玉萍的父亲说:“我是认真的,我给你介绍的这个女孩除了智力有点问题,其他方面都很正常,长相也还不错。关键是她的父母只是想给女儿找个踏实可靠的人,不要彩礼费用,你考虑一下,我会等你的答复。”晚上回到家,宋于海与母亲交谈时把白天刘玉萍父亲的话都告诉了母亲。宋于海已经25岁了,还没有成家,连个媒人都没有。母亲很着急,即使有媒人,家里一分钱都没有,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娶媳妇。听完宋于海的话,母亲说:“我觉得这件事可以考虑,虽然女方智力有点问题,但只要身体健壮,能给我们老宋家生个后代就行。毕竟结婚是为了过日子的,有时候傻人也会带来好运。”
母亲没意见,宋于海听母亲的。第二天,他去雇主家打家具的时候,就有点心不在焉,他担心刘玉萍的父亲只是随便说说,不会真的给他介绍对象。中年的时候,刘玉萍的父亲才过来了,他问宋于海:“我昨天跟你说的事,你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宋于海红着脸说:“我妈答应了。”刘玉萍的父亲很高兴,他告诉宋于海:“你回去准备准备,三天后你们就结婚。”宋于海说:“太急了吧,我还没见过女方呢。”刘玉萍的父亲说:“跟你说实话吧,女方就是我闺女,我是看你这个人踏实可靠,才想把女儿嫁给你,你想见她也行,我带你去见她。”宋于海跟着刘玉萍的父亲去了刘玉萍家,刘玉萍正躺在炕上睡午觉,宋于海见刘玉萍个子挺高的,模样也凑合,心里吃了颗定心丸。就这样,三天后,刘玉萍与宋于海就结婚了,刘玉萍的父母真的一分彩礼没要,还赔了女儿不少嫁妆。婚后第二天,宋于海母亲就发现刘玉萍不正常,刘玉萍动不动就吐,她的肚子也有点隆起,去问刘玉萍的母亲,刘玉萍母亲说:“我女儿这几天犯胃病,我带她去医院检查过了,医生说别给她吃凉的和油腻的,过段时间就好了。”
宋于海的母亲将信将疑,但已经把刘玉萍娶过来了,无凭无据不能悔婚,她就把这件事装在了肚子里,谁也没告诉。宋于海年轻,很多事情他不懂,有了媳妇后,干活更卖力了,想着多挣点钱,让媳妇母亲过上好日子。七个多月后,刘玉萍生下了一个男孩,长得像刘玉萍。没出嫁前,刘玉萍智力缺陷,在娘家什么活也不会干,都是父母伺候她,嫁给宋于海后,她依然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吃完就睡,事事都让婆婆伺候。婆婆本来想着,儿子娶了媳妇,儿媳妇能替她分担一点家务,可谁想到,儿媳妇不但不能替她分担,还事事都要她伺候着,婆婆时常长吁短叹,但刘玉萍已经和儿子结婚了,如果让儿子离婚,儿子再想找一个比登天还难,只好接受现实。
生了孩子,刘玉萍也不会带孩子,婆婆本来就对这个孩子有点怀疑,勉强伺候完刘玉萍出了月子,就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,让儿子把孩子送到了岳母家,让孩子的姥姥抚养。刘玉萍的父母心知肚明,这个孩子不是宋于海的,他们自觉理亏,只好收留了孩子。宋于海每天去外面干木匠活,回到家还要帮着母亲伺候媳妇,他也觉得苦,但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,刘玉萍既然嫁给了他,他就不能嫌弃刘玉萍,何况刘玉萍还是个有智力缺陷的人,他更应该把刘玉萍照顾好,不能丢下她不管。刘玉萍在婆婆和丈夫的精心照料下,每日吃凉不管酸,日子过得无忧无虑。一天晚上,宋于海从外面干完活回家,家里还没做饭,他赶紧点火做饭,做完饭,他去母亲那屋叫母亲吃饭,母亲正在炕上躺着。
近期,我母亲经常抱怨身体虚弱,干一点活就会大汗淋漓。我决定等我完成雇主家的木匠工作后,带母亲去卫生院检查一下。然而,我知道刘玉萍是无望指望的,她根本不知道去乡下的路。我多次喊了母亲几声:“妈,起来吃饭了。”但母亲没有任何反应。当我摸着母亲的手时,感觉到了她冰凉的手指,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。匆忙回到自己的房间,我发现刘玉萍还在沉沉地睡着。我叫醒她,告诉她母亲已经走了。刘玉萍问道:“她去哪儿了?几天回来?”我带着刘玉萍来到母亲的房间,指着母亲告诉刘玉萍:“她已经永远离开了,再也回不来了。”
刘玉萍好像明白了一点,她嘴角挑了挑,我以为她终于明白了悲伤,希望她能流下几滴眼泪。然而,刘玉萍又挑了挑嘴角,拉着我就往外走,说:“我饿了,我们去吃饭吧。”母亲不在了,家里没有人照顾刘玉萍是不行的。而我又不能不去挣钱,因此我想把刘玉萍送回她娘家,让我岳母帮忙照顾她。然而刘玉萍有一个结婚多年的弟弟,弟弟不表示意见,但弟媳妇可能会有异议,这个计划不可行。孩子们已经是我岳父岳母抚养,我非常感激他们的帮助。每天早上,我都会起床给刘玉萍做好饭,等她吃完后再出去工作。晚上,我再赶回家给她做晚饭,吃完后我还要洗她和我自己的脏衣服。每天都要忙到很晚。在离家之前,我还要提醒刘玉萍不要离开院子太远,否则她会迷路。这一年,刘玉萍又怀孕了,我非常高兴。我已经有一个儿子了,如果刘玉萍再给我生一个女儿,那就真是事事顺心了。
有一天下午,我早早地完成了雇主家的工作,结算了工钱。我买了些好吃的回家路上,心情愉快地回家。来到院子里,我大声喊着刘玉萍,告诉她我带了好吃的回来。然而,我喊了好几声,都没有听到刘玉萍的回答。通常情况下,只要我回家,除非刘玉萍在睡觉,否则她一定会迎接我。她要么催促我快给她做饭,要么问我买了没有好吃的。但现在听不到她的回答,也看不见她的身影。我以为她又在睡懒觉,于是进屋去找她,但她不在屋里。我急忙离开家去找她,在街上遇到了邻居。
邻居告诉宋于海,下午的时候,刘玉萍站到墙头上摘杏子,从墙上摔了下来,被人发现送到乡卫生院去了。宋于海急忙赶到了卫生院,刘玉萍已经醒了过来,她的手里攥着一个杏子,看到宋于海,刘玉萍把杏子递给他说:“你吃,甜。”医生告诉宋于海,刘玉萍被送到卫生院的时候是昏迷状态,她的手攥得紧紧的,手心里攥着杏子,谁也弄不开。宋于海吃着刘玉萍给他的杏子,忽然觉得,虽然自己照顾刘玉萍很辛苦,却是值得的。医生还告诉宋于海,刘玉萍的孩子被摔掉了。宋于海说:“掉了就掉了吧,大人没事就行。”宋于海以为刘玉萍还能怀孕,可从此后,刘玉萍再没有怀过。有人劝宋于海:“刘玉萍就是你的累赘,你守着她过得没有出头之日,不如和她离婚算了,你有手艺,眯着眼睛也能找一个比刘玉萍强的。”宋于海说:“我和刘玉萍过了这些年,已经有感情了,再说了,我要是抛弃了她,她怎么办?我既然娶了她,就要对她从一而终。”
宋于海的儿子叫宋强,在姥姥家长到十四岁,已经上到初中了,才从姥姥搬了回来。宋强十四岁以前,只是偶尔回到自己家住一晚,第二天又被宋于海送回了姥姥家,这次回来,他不打算回姥姥家去了,他知道宋于海一个人既要外出干木匠活,回到家还要伺候母亲,每天都忙得没有闲暇时间,他心疼宋于海,想帮宋于海分担。宋强回到家后,虽然他刚十四岁,却跟姥姥学会了做饭,每天他都第一个起来,做完饭招呼父母起来吃饭,然后才去上学。晚上放学回到家,如果宋于海还没回来,他就做好饭等着宋于海回来一起吃,吃完饭才去写作业。学校放假了,宋强还会帮着宋于海洗父母的衣服,去地里干活。有了宋强的帮助,宋于海减轻了不少负担。
宋强不仅懂事,学习也很好。为了确保孩子的未来有出息,宋于海决定送宋强去县城读高中。他不惜花费一些钱,自己少吃一点、少买一些衣服,将钱省下来。高考那年,宋强成功考上大学,这让宋于海非常高兴。于是,他带着宋强和刘玉萍来到父母的墓前,告诉他们宋强有出息了,为老宋家争光。大学毕业后,宋强没有留在大城市,而是回到县城找到了一份工作。宋强没有优先考虑婚姻问题,而是决定先买一套房子,将父母接到县城来。父母的一生都十分不易,特别是照顾智力有缺陷的母亲更是辛苦。参加工作的第三年,宋强有了一些积蓄,姥姥和姥爷也帮了他一些。于是,宋强在县城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装修完毕,通风了三个月后,宋强决定将父母接过来。宋于海说:“我还能干活,我一辈子都是木匠,如果突然不干了会觉得空落落的。如果你想孝敬我们,先把你妈接过去吧。你妈虽然年纪大了,但现在比年轻时懂事了,她甚至会自己做面条。有时候我从工作回来,她还给我做面条,很好吃。”
于是,宋强首先将母亲接到了县城。然而,母亲刘玉萍在县城住了十几天后却无法入眠,总是站在阳台上望着外面。宋强问母亲:“妈,你在看什么呢?”刘玉萍说:“我在看你爸,这几天都没有见到他,他是不是不要我了?”刘玉萍在县城住了十几天后,瘦了七八斤,每天都喋喋不休地说着这不是她家。宋强说:“妈,这里就是你的家。”刘玉萍却回答说:“不是,没有你爸的地方就不是我的家,你爸在哪里才是我的家。”宋强明白,母亲自从嫁给父亲后,从没有离开过他。她非常想念父亲,所以宋强只好把母亲再次送回了乡下。为了方便联络,宋强花钱给家里安装了电话。
然而,刘玉萍不会拨打电话。有时她想念儿子,宋于海却不在家,于是她会叫邻居过来帮她给儿子打电话。刘玉萍大部分的生活都依赖宋于海照顾,包括吃喝拉撒,她自己却能够照顾自己的晚年,这让宋于海非常高兴。为了多赚一些钱,宋于海有时会在雇主家住宿,以免往返麻烦。有一天,宋于海在雇主家住了一晚,第二天醒来后觉得该回家看看刘玉萍。然而,当他回到家时,却发现刘玉萍倒在厨房里,已经没有了呼吸。地上摔碎了一块碗,一碗面条散落一地,宋于海知道那是刘玉萍为他做的面条。他看着地上的面条,不禁泪流满面。
如今,宋于海已经七十多岁了,干不动木匠活了。他被儿子宋强接到了县城。宋于海是我的老乡,按辈分来看,我应该称他为大伯。有时我能在县城遇见他,他被儿子和儿媳妇照顾得很好,身体和精神状态都相当不错。